蘿蔔營養豐富 可預防流行性感冒



【資料來源/本事文化】 2013年1月29日 08:30

李時珍稱蘿蔔「乃蔬中最有利益者」。這話一點也不假,看一些俗諺即知。像「常吃蘿蔔常喝茶,不用醫生把藥拿」、「蘿蔔進城,藥舖關門」、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處方」等即是。



事實上,就保健功能而言,蘿蔔最主要是防癌、抗癌。所含如大量的維生素C,即具有良好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;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,保持大便暢通,可預防結腸癌;而數量不菲的木質素,不但能提高人體吞噬癌細胞的活力,而且能分解致癌物亞硝胺與多環芳烴的特殊化合物。


此外,其含量豐富的鈣、鐵、膽鹼及甲硫醇等物質,具有降低血脂、穩定血壓、軟化血管及防止冠心病的作用。而生食蘿蔔還可預防流行性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腦膜炎及白喉等病,好處多多,不勝枚舉。


日本人(日本電視連續劇《阿信》中即有)偏愛吃蘿蔔飯,中國人則喜食蘿蔔粥。蘿蔔粥的煮法有二:一是「用不辣大蘿蔔,入鹽煮熟,切碎如豆,入粥將起,一滾而熟」;另一是「用鮮蘿蔔搗汁和米同煮為粥」。除充作「消食利膈」的良藥,尚有化痰止咳,並對老年慢性氣管炎及老年性糖尿病等具有療效,適合早晚溫熱服食。


在此需特別注意的是:蘿蔔屬辛辣之物,不宜在空腹時生吃,以免引起惡心、胃脘痛等症狀。而體虛病人在服用人參時,不可同食蘿蔔,以免降低人參補氣的功效,另熟地、何首烏等,亦在禁止與蘿蔔同食之列。


當下在臺灣,蘿蔔一般的料理方式為煮清湯(上加芫荽)、蘿蔔排骨湯、蘿蔔貢丸湯、蘿蔔魚丸湯、醃蘿蔔,或與肉紅燒,或製作成泡菜等,有時亦運用於關東煮之內。


本文摘自:《識味:29種餐桌最常見食材履歷表》本事文化出版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